湖北经济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

来源:发布者:湖北经济学院中文站发布时间:2010-09-04

  一、湖北经济学院组建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绩
  湖北经济学院自2002年9月组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改革,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高,为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1.快速推进合并重组,实现实质性融合。在摸清校情,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科调整、人事改革、干部调配等系列方案,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教学、统一财务”的要求,从2003年元月起实现了实质性合并目标,开局良好。
  2.高起点建设新校区,构筑跨越式发展新平台。合并初期,校区小而分散,学校主要生均办学指标达不到最低办学标准,“黄牌高悬、生死攸关”,学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校党委、校行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建设新校区,实现了整体搬迁,一地办学。新校区占地面积2183亩,2003年9月破土动工,2005年9月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学校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57万平方米);图书文献由组建初期的67.08万册增加到85万册,专业实验室由7个增加到20个,新建实习基地4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由3949万元增加到5293万元。
  3.招生结构优化,办学规模扩大。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积极拓宽招生渠道,坚持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扩大本科招生比重,形成了以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为主、高职高专与继续教育为辅的办学规模发展结构。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4689人,比2003年增长了21%,本科在校生增长95%,比重达到54%;继续教育在册学生6609人。
  4.“入主流”步伐加快,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得到加强。本科专业数由学校组建初期的6个增加到26个,成功申报建设3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评选出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36个学科扶持方向,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文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等相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取得了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生导师挂点培养工作进展顺利,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正抓紧进行。
  5.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统一修订并逐步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国际金融实验班、国际经贸特色班以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制等改革取得初步成果。坚持开展教师授课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建立并实施党政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情况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和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奖80余人。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取得各类职(执)业资格证书1200余人次,连续3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高于省属高校平均水平。
  6.优化育人环境,坚持全方位育人。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在学生公寓内建设学生活动室,大力开展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在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定期开展学术讲座,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成功开展了“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型活动。
  7.师资队伍规模增长较快,结构明显改善。通过引进和挖潜,专任教师由组建初期的423人增加到557人;教授由21人增加到41人,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由176人增加到286人;遴选出学科带头人42名、学术骨干63名;从名校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8.科研成果数量及经费大幅增长,质量明显提高。近3年来,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获科研经费270.89万元,科研经费支出由2003年的315.5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621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2994篇,其中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1910篇,发表在权威期刊134篇;出版专着教材418部,工具书12部;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1项;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于2003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中南协作区经济金融生态圈研究于2005年1月获省教育厅批准。
  9.对外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校企合作初见成效。与法国克莱姆费朗第一大学、法国马赛旅游学院、美国俄克拉荷马基督大学、英国威尔士教育联盟斯旺西大学、新加坡美国教育学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6所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启动联合办学、互派师生等合作项目,先后选派22名专任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和访问,选送150名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进修深造;武汉市商业银行在我校设立了“树人奖学金”,中百集团与我校合作开办了“经理预备班”,中商集团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湖北经济学院中南酒店管理学院已正式挂牌,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武汉赛区的比赛、中国饮食文化论坛、中国物业税国际研讨会等大型活动。开门办学,为提升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水平,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0.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院、系三级建制,校、院(直属系)两级管理,以院(直属系)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限,激发各院(直属系)办学活力,基本理顺了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制定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党的建设等系列规章制度,为实现科学、民主、高效管理奠定了基础。在管理方式上,对全校所有二级单位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干部聘用挂钩。
  1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积极推进“三进”工作,提高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为合校合心、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二)基本经验
  实践证明,学校党委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取得的成绩,既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和财富。总结过去的工作,主要经验有5条:
  第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扩大招生规模、新校区建设、学科建设、举办独立学院等方面较好把握了发展良机,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求真务实,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学校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育人为本。注重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学校建设。积极争取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和“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初步建设起一支精干高效、作风过硬、具有奉献精神的干部队伍。
  二、“十一五”期间及至2020年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服务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要求,特别是必须适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加速发展,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聚集人才的战略高地,承担起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
  经过1999—2003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上来,办学水平和实力的竞争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竞争的新特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根据湖北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与趋势预测,“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学阶段适龄人口将始终运行在高峰期,最高峰值在2008年,达到650万人。预测表明,在“十一五”期间,2010年适龄人口比2005年增加1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7%,在校生数达到180万人,增加约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校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在组建之初确立“高起点”发展的指导思想,随着新校区建设的全面完工,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办学资源极大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我校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全部为应用型本科专业,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专业齐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省属高校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经济、管理、服务等领域一线需要,面向基层,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武汉作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现代金融、物流中心,将为我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我校经过3年多的建设,基本完成了新校区建设和规模扩张,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办学实力显着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逐步扩大,学校事业发展已经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工作重心必将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要完成这个转型,学校目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还不够鲜明,教育观念、办学理念与我省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传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但在普通本科教育方面的历史积淀还不够厚实,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科专业结构相对单一,整体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师资队伍总量偏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匮乏。近几年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张较快,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时难以跟上,尽管经过很大努力,但生师比过高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迄今没有“楚天学者”,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缺少中青年学术领军人物。
  ——学科整体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经济学和管理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但学科发展的优势并不突出,没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文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相对薄弱,对传统优势学科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快。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数量和成果不足、影响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不高,学科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保障不足,效率不高。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实习基地严重不足,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很好地发挥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平台作用。
  ——资金压力较大,债务偏高。学校合并组建以来,广辟财源,筹集资金建设新校区,由于财政拨款相对不足,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和校区置换。目前学校债务规模和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学校的机构、干部、人事、分配制度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转变。
  这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战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普通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型大学。
  2.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与层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努力争取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扶持法商学院增强办学能力,扩大办学规模。“十一五”期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到2010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000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000人;成人教育在册学生稳定在5000人左右。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和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有利时机,不断巩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优势,力争到2010年在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的硕士学位点达到3—5个,在校研究生达到100人以上,逐步实现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的协调发展。
  ——学科建设。形成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创新与实践的学科体系,大部分学科进入良性和快速发展阶段,部分学科力争在省内国内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竞争力。至2010年,校级重点学科达到10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3—5个,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科争取达到2—3个。
  ——专业与课程建设。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到2010年,本科专业力争达到40个。以目前的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市场营销专业为基础,创建5个左右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专业,课程开出门数达到800—1000门,建成100门校级精品课程,组成8—10个优质课程群;争取建成10门省级精品课程,力争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积极推广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课程门数达到专业必修课程门数的10%,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
  高职高专专业控制在30个以内。以市场营销、金融两个省级高职高专重点专业为基础,积极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与改革,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再建成2—3个省级高职高专重点专业,使我校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
  ——教学与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确保本科教学工作2007年达到合格水平,2010年达到良好水平以上。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确保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省属高校平均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到2010年,固定编制教师达到900人以上,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340人,硕士生导师60人。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培养1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学者、20名左右省级学科带头人、60名左右校级学科带头人。结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重点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0名。至2010年,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60%,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0%以上,教授、副教授占教师人数的35%以上,其中教授占副教授以上职称人数的25%左右,努力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适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需要、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型学术队伍和优秀学术团队,造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承担一批高级别研究项目,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到2010年,建成省部级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8个。“十一五”期间,力争使省级以上科研立项累计达到2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左右;使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的项目达到2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1—2项。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每年增加科研经费200—300万元,到2010年科研经费达到1500万元/年。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尤其是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同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层次。力争在省级、国家级教研课题和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教师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达到10种以上。
  ——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更加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形成更加开放的办学格局,“十一五”期间,主办或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3次,每年公派出国人员保持在50人次左右。力争到2010年,具有双边合作协议的国外院校达到8所左右,合作办学项目达8—10个,聘请外国专家数量达到15人左右。大力推进留学生教育和教学、科研人员的互访,使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办学体制与机制。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形成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多种办学模式的办学格局,在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等方面闯出新路子,“十一五”期间,管理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独立学院及教学院系在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方面要有所突破。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建设与改造一批能满足现代教育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用房。完善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使互联网进入所有学生和教师宿舍。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使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逐步建成生态化和数字化的和谐校园,使学校成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幸福乐园。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十一五”期间,学校预算经费在2005年基础上逐年增长,到2010年,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稳定在25%以上,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办学理念、校园精神的普遍认同感;形成有湖北经济学院特色的党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一批品味高、格调雅、环境美、设施全的人文景观;打造3个左右有较大社会效应的校园文化品牌。
  (三)2020年远景目标
  再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到2020年,学校将形成完善的多科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部分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居省属高校前列,将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为建设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质量兴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强化通识教育理念,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加快推进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等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步伐,使人才培养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增加人文素质、科学技术、文化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加快课程资源建设,提高开新课的课时津贴系数,加大基础课、主干课、人文科技课的建设力度。
  2.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实施“五十百”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建成5个省级品牌专业,10门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校级精品课程。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对现有专业进行整合和改造,科学地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的布局,对不同基础的专业实行分类指导。坚持推进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建设计划,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在办好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市场营销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发展。
  3.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等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鼓励教师编写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并建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对教师出版教材予以资助,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估和选用制度;推动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适用的原版教材;定期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并结集出版,有计划的组织编写部分特色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学大纲、习题、试题库或案例库,尤其是注重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和更新,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较为系统的训练;积极推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大力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大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必修课程中的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和内容,采取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4.规范本科教学工作环节,严格教学管理。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范本科教学工作环节,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的内在积极性,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5.加快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开放的公共实践教学资源,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实验室要打破现有格局,根据不同的教学功能重组和整合全校教学实验室,推进本科教学实验室中心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水平。加大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新兴学科、新建专业实验室的投资,使之达到国内同类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要加强校级重点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等科技创新条件的建设。在巩固和利用好现有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拓展教学实习基地规模和功能,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率和效果。
  6.加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招生、教学、就业三者联动机制,实行全员、全过程招生就业新体制,培育招生就业市场和网络,以招生为纽带,加强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逐步建立立体交叉的毕业生就业体系和适应市场导向的就业运行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站,将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纳入教学质量评估和品牌专业评估体系之中。
  (二)扬优扶新,强化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点建设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扬优扶新,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切实做到“做强品牌学科,做大优势学科,做实基础学科,做精特色学科”。
  1.举全校之力,加大硕士学位点建设力度。硕士学位点建设要完善学科布局,整合学科优势,促进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学科的发展。积极支持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等有较好基础、较强实力的二级学科申报硕士学位点,力争在“十一五”的头3年实现首批硕士点零的突破。
  2.扬优扶新,强化特色。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管理类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为特色,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体系,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和学位点建设相结合、与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3.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协调发展。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要加强与同类高校的差异性研究,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选择有特色的方向攻关,并注意在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壮大和发展自己。要加强学科建设的规划、组织、管理和监督,制订好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强化立项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督,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完善项目评价体系,保证建设效果。
  (三)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按照“提高档次、提升水平、协作攻关、突破重点”的工作思路,实现理论研究上水平,应用研究见成效的工作目标。
  1.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科研奖励的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争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强对科研工作量、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核心的以项目为纽带,以省级重点基地和示范性实验室为平台,打破院系和学科界线,组建若干个优秀创新团队特区,建立创新团队基金,在师资数量较为充足的时候设立科研编制,加强联合攻关和横向科研合作;采取超常规措施,逐年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同时大力拓展经费来源,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特别是横向科研项目,以获得经费资助。
  2.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催生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集中力量,发挥整体优势,努力争取高规格的科研立项,特别是要下大力气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密切联系有关部门,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参与科学研究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尽快出一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在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更多高质量的论文。
  3.加强应用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整合校内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部门开展联合攻关,走“产、学、研”三结合的道路,帮助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四)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拔尖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工作思路,实施以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1.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以申报“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为契机,落实“湖北经济学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行国内外公开招聘,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1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学者、20名左右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60名左右校级学科带头人。采取特殊遴选措施,推行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按学科分级,设立特聘教授岗位;根据学科建设的动态,落实特聘教授的特殊岗位津贴待遇。
  2.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构建符合现代管理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构建以业绩为核心,知识、能力、品德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对教学、科研、品德、能力、教风等进行全面评价。继续实行教师聘任制,按需设岗,聘约管理,强化考核,优化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积极稳妥探索“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新思路。
  3.引进和培养并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多方面吸纳优秀博士、硕士和国外留学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设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和创新的专项经费,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行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每年遴选一批优秀教师和博士给予经费资助,在教学科研上进行重点培养,积极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基地研修。坚持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根据师资队伍规模的实际,适当提高兼职、外请和外聘等流动编制比例。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分别对基础学科、特色学科新进教师和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提出学位要求。使研究生学历,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逐年提高。优化学缘结构,选择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博士到校任教。
  (五)实施改革活校战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按照“打基础、管长远,创新体制、激活机制”的工作方针,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工作机制,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1.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方法、管理手段、管理覆盖范围等方面要与时俱进,适应本科办学的要求,加强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改革,改变照抄照搬、沿袭沿用等不利于激活办学热情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管理模式,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
  2.建立权责明确、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要按照“遵循规律、体现特点,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着眼长远、逐步到位,重心下移、扁平管理,统一标准、分类管理”原则,进一步改革、调整学校内设机构。继续实行并积极完善校、院(直属系)、系三级建制两级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扩大院(直属系)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和自主办学的权限,增强办学活力。继续完善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引入问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人事管理要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实现定编、定岗、定责、定员的全员聘用制;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竞争有序、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新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人力资源规划,规范职工培训,不断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要把学校管理干部作为人才队伍来抓,加强干部分类管理,积极推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制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机制;要严格控制职数,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培训与考核,提高素质。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
  4.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要与全员聘用制相适应,建立起“以岗定薪、易岗易薪、优劳优酬”的校内岗位津贴分配制度。进一步扩大院(直属系)在分配制度上的自主权,发挥分配制度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中的激励作用。关心教职工生活,稳步提高教职工总体收入水平,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生活质量。
  5.创新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实行“小机关,大实体”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学院系的办学自主权,努力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采取冠名、联办、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管理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要紧跟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建立健全适应各自特点的运行机制,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支持法商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按照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的要求,规范其建设和发展。
  6.开源节流,厉行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更多的事业经费和专项拨款,合理利用银行贷款,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坚持勤俭办学,坚决消除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加强会计结算中心建设,杜绝私设小金库。要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建立健全推动节约的机制和制度,合理配置校内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7.改革预算制度,逐步推行绩效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与编制过程,逐步引入绩效评价内容,建立起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的预算约束机制,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对部门年度绩效计划提出明确的绩效目标,并将年度预算置于滚动预算的约束之下,真正形成滚动预算计划的分年度实施预算,运用绩效指标对年度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安排、调整下一年度预算,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的约束。按照“积极试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行绩效预算改革,选择若干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尝试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的方式。
  8.创新办学机制,化解债务风险,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充分运用产权和资本运作理论,逐步建立起以国有资本为主体,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共同投资的多元化办学机制。对老校区,继续坚持置换为主的原则,将学校的国有资源整合到主校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9.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按照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目标与总要求,积极推进我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换。明晰学校与后勤的产权关系,界定后勤经营与服务职能,理顺甲乙双方的工作关系。后勤集团在实行“拨改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内承包、校外承包、合作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有偿使用学校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剥离经营实体;对亿优物业公司,进一步明晰产权,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运作,鼓励其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不断发展壮大;东湖、洪山、武昌以及新校区教职工住宅的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要高度重视学生食堂的卫生安全,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
  (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1.加强基本建设与校园环境改造工作,进一步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随着新校区主要建设工程的陆续竣工,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全面加强,为了避免形成“文化孤岛”现象,我们必须化大力气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完成新校区二期绿化工程、青年教职工周转用房建设工程、污水处理站、接待中心工程,为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引入民营机制,拓宽服务范围,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进一步降低价格,全面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
  2.改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加强教室、实验室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充实、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建设,组建2—3个实验中心,改造网络中心,继续建设多功能和多媒体教室。

  3.加强图书馆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的作用,提高文献保障水平,通过专家荐书、学生选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文献采编质量,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科学合理的年采购数量,2006—2008年每年新增图书30万册,2009—2010年每年新增图书10万册,图书总量达到195万册。馆藏文献量和生均新书量达到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文献采购渠道,加大电子文献和数据库的采购力度;加强参考咨询队伍建设,整合各种文献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保障。
  档案工作要与时俱进,加强档案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实现重要文件网络查询服务。
  4.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总体规划,按照“按需建设,重在应用”的原则,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改造现有的硬件设施,建设安全、高效的网络运行环境,实现内外网分离,在提高网络传输速率的同时,扩大使用规模;加强学校门户网站和二级单位网站建设,对现有网页全面改版;加强应用软件建设,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搭建辅助远程教学平台,实现师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交流,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逐步实现网上运行,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启动学校办公自动化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大力改善体育文化设施。在现有的体育设施基础上,完成风雨操场等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作用。
  6.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认真总结学校组建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医院运行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社会化改革的新路子,建立安全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广泛地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适应加入WTO教育服务的需要,积极探索与境外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企业集团合作办学的模式,拓宽学校与国际往来的渠道。大力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联系,通过互派教师、互聘专家、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邀请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学;提高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能力、层次和水平;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交流项目的能力。“十一五”期间争取大的学院都有对外联合办学的项目,每个院系的教师都有一个稳定的对外交流的平台;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实际,每年邀请2—5名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承办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借此提升我校教师的学术水平。
  2.不断扩大国际学院的招生规模。经济的全球化使教育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社会对国际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国际学院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在办好中法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项目,加快与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关高校的联系,尽快落实有关手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早招收国外留学生,适时创办“孔子学院”。
  3.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实现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办学。在我校获得硕士授予权以前,我们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积极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培养锻炼师资队伍。
  (八)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学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发展,必须花大力气筹集资金,到2010年,学校预算收入力争达到26000万元。
  在预算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稳步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2006年—2010年的学科建设经费分别为2000万元、2500万元、2800万元、3000万元、3200万元;确保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达到并稳定25%以上;保证教职工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力争到2010年学校债务总额控制在4亿元以内。要实现以上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千方百计组织学校预算收入。一是大力争取省级财政综合定额预算,保障我校省级财政综合定额预算与学生数同步增长。二是努力争取省级专项经费拨款,力争省级专项经费拨款逐年有所增长。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共建经费。四是加大各项收费的收缴力度,力争使学生欠费率控制在到10%以内。五是主动配合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六是努力做好老校区的经营工作和置换工作。七是努力筹措新校区建设资金,切实做好基建贷款工作。八是做好社会及个人捐赠工作,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2.继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财力集中、分类核算,宏观调控、政策引导,财权下放、扁平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继续深化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对教学院系实行经费(含人员经费)包干管理的模式;二是对机关、职能部门实行经费包干及项目管理的模式;三是对管理技术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实行“确定目标任务,核定留存比例,费用包干管理”的模式;四是继续完善后勤集团“拨改付”的管理方式,实行合同管理;五是对具有法人资格的校办产业及独立学院实行“合同管理”的模式;六是对于涉及学校全局工作或学校建设发展方向的工作,其经费实行学校宏观调控,进行政策引导;七是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院系。
  3.进一步强化各项支出管理。一是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及管理,提高各单位严格执行预算的意识,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确保专款专用;二是继续压缩非教学科研费用支出,集中财力投入学科建设;三是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四是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坚决维护财经纪律;五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依法依规管好财务。
  4.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管理与服务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九)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1.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兴求真务实之风,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在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年终考核、工资晋级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2.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制权、管钱、用人”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包括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招生考试、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干部任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房屋租赁等权力运行和经济活动的制度规范,形成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靠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长效机制。
  3.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校长依法行政、教职工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健全校、院(系)两级学术、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专家教授在办学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将各项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工会建设,健全校、院(系)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工作,营造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生管理系统、学生工作信息网络和学生资助体系,把加强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认真做好涉及学生就业、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生活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实事,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新路子,着力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5.繁荣校园文化。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凝练出学校精神,确定校训;紧紧围绕学校精神、校歌、校训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的策划和设计,弘扬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里建设若干个有品位的人文景观。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