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学者·学生

保险高质量发展暨保险专硕特色人才培养论坛举办

来源:金融学院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25-11-18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张霞)11月15日,保险高质量发展暨保险专硕特色人才培养论坛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多名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委员委员,围绕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与保险专硕特色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为我校保险学科建设和保险专硕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付宏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百年商科办学历史,强调了保险学科在学校整体学科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面向以五篇大文章为重点的保险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质量人才,希望与会专家能为我校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及保险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


  主旨演讲环节,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卓志教授在题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保险研究重点与“十五五”时期研究展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保险研究形成了八大聚焦领域,且与国家政策重点高度契合,形成了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同时,基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了未来保险研究的五大重点方向,强调研究应从“响应式”向“引领式”转变。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在题为《保险高质量发展与保险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中强调,保险业要避免“内卷化”,需要突破既有理念和体制框架,实现创新发展。她指出,保险发展的广度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深度在于提升承灾能力,长度在于持续调动创新活力,并提出了培养适应变革、富有远见、脚踏实地人才的A-V-C标准。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周桦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保险:跨界融合下的保险专硕人才培养》的主题,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与保险业的“双向奔赴”关系。他指出,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正在重塑保险生态,带来新风险、新模式和新需求,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凸显,进而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以“一二四”框架为核心的专硕培养体系。


  圆桌论坛环节,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部部长胡宏兵教授,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张宁教授,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金融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正堂教授分享了各自对保险专硕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金融学院保险学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校保险专硕建设情况,与会专家结合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所需,从招生宣传、导师培养、特色凝练、产教融合和课程体系构建等角度为学校保险专硕培养提出多项正对性的指导意见。


  金融学院负责人作论坛总结,对与会专家致以衷心感谢,并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在学校“新财经”改革指引下积极推进保险专硕特色发展,为国家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贡献湖经教育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