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金平
岁末的汤逊湖,风裹寒意却挡不住湖北经济学院的奋进热潮。经院人正以最昂扬的姿态,向着年度目标发起最后冲刺,用行动诠释着“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一深植校魂的信念。
这份信念,藏在经院百余年的风雨征程里。从张之洞创办湖北商业中学堂时的初心萌芽,到三校合并、升格建院的砥砺前行,再到获批硕士点、跻身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从未选择过坦途。如今,三大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新财经”改革进入深水区,学科壁垒要打破、育人模式要重塑、科研瓶颈要突破,每一件都是啃硬骨头的“难事”。但我们心里清楚,扎根湖北,为国家培养复合型新财经人才,这便是最值得坚守的“正确”方向,是经院人一脉相承的精神密码。
做难而正确的事,是学科建设路上的“笨办法”,也是最管用的办法。那些跻身一流的学科优势,背后是团队数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那些备受认可的科研成果,源于无数个日夜的反复打磨。从协同创新中心的从无到有,到现代产业学院的落地生根,再到交叉学科研究院的聚力攻坚,这些看似“绕远路”的坚持,正是经院学科提质的核心密钥。年末冲刺的关键时刻,每一项指标的完善、每一份成果的凝练,都需要我们拿出“钉钉子”的韧劲,不避难点、不贪捷径,让优势学科更亮眼、特色学科更鲜明。
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人才培养中的“真坚守”,更是育人大计的根本。“三有三实”人才的养成,从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我们打破传统专业边界,设立创新人才实验班;紧跟产业需求,迭代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深耕教学改革,打造优质精品课程,推动一流本科专业持续提质。这些改革曾面临诸多质疑,推进中也曾遭遇阻碍,但当看到学子们在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当听到用人单位对经院毕业生“踏实肯干、上手快”的赞誉,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最好的答案。年末将至,聚焦教学质量收尾、助力毕业生就业,我们更要把这份“正确”的坚守,化作对每一位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做难而正确的事,是每一位经院人的“日常选择”,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是两岸教师跨越山海携手任教,共同擦亮对台合作名片;是产业学院团队攻坚克难,斩获省级平台认定;是科研工作者沉下心来做研究,用对策建议服务地方发展;是教师们深耕学术讲台,在顶级期刊发出经院声音。这些看似平凡的坚持,正是“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的生动实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年末的冲刺哨已经吹响,那些难啃的“硬骨头”,终将成为我们成长的“磨刀石”;那些看似遥远的目标,终将在我们的并肩作战中实现。让我们以百余年校史为底气,以实干精神为羽翼,把每一件“难而正确”的事做细做实,用汗水浇灌收获,用拼搏书写荣光。相信只要全体经院人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