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老师、同学及广大校友:
我校图书馆整修项目施工即将完成,新增7处公共空间,现公开征集各空间命名,欢迎积极投稿建言。
1.主题鲜明:名称需融合“书香浸润+文博传承”双核心,紧扣相应区域功能属性
(如展陈、研讨、休闲等),彰显知识传递价值与文化守护初心,突出场所独特性,辨识度高。
2.简洁雅致:朗朗上口、凝练易记,兼具书卷气与文博质感,贴合区域使用场景,便于读者识别与传播。
3.富有内涵:寓意深刻、积极向上,既契合区域功能价值,又能体现文化滋养、传承文明的愿景。
4.原创合规: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且无侵权纠纷,符合相关知识产权规定,各区域名称需保持风格统一,同时兼顾功能侧重与独特性。
二、命名区域介绍
若您需要实地了解各空间的功能与氛围,可于11月13日、14日下午到图书馆,我们将安排专人带领参观,帮助您更精准地构思名称。
待命名区域 | 区域功能 | |
1 | 文化活动空间(负一楼) | 提供多元开放的文化互动场景、承接读书分享会、文化讲座、艺术展演等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 |
2 | 文化活动空间入口处长廊 | 文物博文牌匾展示 |
3 | 多功能研学中心(原二楼培训室) | 提供灵活可变的空间,支持小组研讨、小型课题攻坚、适配从日常课业到科研项目的全场景学研需求。 |
4 | 智慧学习中心(原三楼电子阅览室) | 以用户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单人深度学习)、协作研究、知识创造和创新实践的知识仓库。 |
5 | 休闲阅读长廊(五楼长廊) | 营造放松、启发与人文关怀的非正式阅读空间 |
6 | 发呆区(原五楼朗读空间) | 知识产出空间内的精神留白区 |
7 | 图书馆外侧临水长廊 |
三、奖项设置
名称被采用的作者,可获得专属文创奖品一份。
四、投稿方式
1、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1月20日
2、投稿内容:一个或多个空间名称及寓意说明(200字以内),附投稿人信息。
3、投稿渠道: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