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致知

“乐”己达人:《未见花开》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发布者:徐康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0


推荐人:金悦


未开的花与未完成的我们,在时间的河流里遥遥相望,构成生命最动人的对称。

这是一首关于未完成的故事的歌曲,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历史的画卷:那些年轻的生命“把信叠成故乡的月亮”,承诺“仗打完就还乡,盖三间瓦房门前种上海棠”,却最终“背影融进了苍茫”。他们押上一身滚烫,赌一个看不见的远方;他们把脊梁挺成山岗,却没能亲眼看见花开满山。

《未见花开》由乱徵演唱,收录于专辑《敬公长歌》。歌曲通过意象化叙事展现历史主题,内容涉及战争年代的牺牲与坚守信仰的精神内核,歌词包含“赌一个远方”“把脊梁挺成了山岗”等象征性表述。

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隐喻?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怀揣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奔赴一场场面试,像极了歌中“把明天轻轻擦给肩膀上的枪”的年轻战士。我们也在赌一个远方,那个远方有理想的工作和自由的生活。可现实常常是,我们付出了努力,却未必能立即看到结果;我们种下种子,却未必能等到花开。

“他们用青春浩荡去扛一寸沧桑”——这句歌词是否击中了你?考研教室里那些彻夜不息的灯光,社会实践时在偏远乡村的奔走,为了一个项目连续熬过的那些夜晚......我们的青春,不也正在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一寸沧桑吗?这种沧桑不是苦难,而是成长的代价,是生命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歌中的英雄们“没触到城头胜利的焰火”,却深信“中国会在”。这种信仰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有些事物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个体生命的长度。我们追求的许多价值,无论是知识、爱情还是理想,其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能否拥有结果,而在于追求过程本身如何改变了我们。

在充斥着即时满足的时代,我们习惯了外卖三十分钟送达,视频一秒加载,连感情都希望速战速决。《未见花开》却提醒我们:生命中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甚至可能终我们一生都只是“未见花开”的状态。你苦练四年的琴艺,可能还是达不到演奏级水平;你精心维护的感情,可能还是会无疾而终;你奋力争取的机会,可能会落入他人之手。

但这不代表努力没有意义。

那些长眠的战士“把自己种进了这片山脉”,最终“花开满了山崖,开成了他们化成的云霞”。我们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坚持,即使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也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生命的质地,成为我们精神山脉的一部分。你为考研付出的日夜,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已经重塑了你的思维和能力;你勇敢表白的感情,即使没有得到回应,也已经拓展了你情感的边界。

歌曲末尾,乱徵唱道:“我们指着这无言的山脉,我们指向那奔腾的血脉,故事里的人都未曾离开。”历史从未远离,那些关于勇气、信仰和牺牲的故事,依然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重演。只不过,今天的战场不再是烽火连天的前线,更多的是实验室里反复失败的实验,是创作时遭遇的瓶颈期,是求职路上的屡败屡战。

海棠花年年会开,但种花的人可能已经不在。这是生命的残酷,也是生命的高贵。

我们都是未完成的作品,都在奔赴一个个未完成的使命。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看不到自己种下的种子开花结果,但这不妨碍我们继续播种,继续相信。

走出办公室,夜空中的星星格外明亮。想起歌中唱的那句“却化作了拂晓时启明星的姿态”,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急于看到所有的花开,重要的是成为那颗启明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坚持发光,相信光明必来,相信我们正在成为光本身。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愿我们都能找到那个值得自己“用一生去信”的“必来的时代”,并在奔赴的途中,把自己站成一座山岗,融入那奔腾的血脉。

即使未见花开,我们已然成为春天的一部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