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王运辉
豆瓣评分:8.4
观影人:今闻
之前听过一句话:没经历过太多苦难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才喜欢自怨自艾,真正经受苦难的人都笑着面对。说实在话,成为父母之后很难再平静地看下去,往往一个不经意的镜头,一个不经意的台词,就会触发基因中“护崽”的本能,跟纪录片的角色产生共鸣。
《你好,儿科医生》,就是这样一部充满苦难又满含治愈的医疗纪录片。透过儿科医院,我们能看到世间百态,看到普通人的挣扎,看到人和人的并不相通,也看到儿科医生的坚持和守护,这就是鲜活,是生命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儿科医生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小孩子嘛,哄一哄骗一骗,吃个药打个针就好了。其实不然,它需要医生有着专业的能力之余,还要有着足够的耐心。
儿科医生所面临的群体都是孩子,因而,在沟通断层的情况下,需要儿科医生有着足够的“温柔”和“耐心”去补足交流上的隔阂。在片中,一位被自行车撞破头的孩子面对缝针,本能的产生了很多惧怕的情绪,医生在做治疗的时候,一方面要处理好孩子的伤口,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的父亲也是分外的担心,一边是来自于家庭妻子的压力,一边还有担心孩子的伤势,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所有父亲的身影。
除却治疗环节,我们也能从《你好,儿科医生》中看到一些家庭问题。比如患病即将要做手术的孩子浩浩,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在做手术之前,还找到医生询问手术费用,心疼自己辛苦的父母。而当手术时,我们也能看到父母对浩浩的心疼,生活的窘迫反而成了最无关紧要的事情。
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救治了孩子,就是给予一个家庭新的希望。与此同时,在与孩子沟通的同时,也会被孩子们的童真与快乐治愈。在片中,李勇医生开导了浩浩,同样,浩浩的那种单纯与善良也给予了李医生极大的震撼与鼓舞。
纪录片在呈现这些环节之余,还展现了儿科医生们的个人生活。比如片中呈现出来医生们在休息时候的闲聊,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情感状况等等。这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镜头,恰到好处地还原了儿科医生也是个人,也有感情,也需要关注的精神主题。
《你好,儿科医生》所展现出来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当中的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容易,也有着各自的坚守。因而当我们第一次为人父母时,请不要忽视孩子们背后的守护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