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致知

“乐”己达人:《向阳而生》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发布者:徐康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10


推荐人:金悦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百叶窗,在墙面上划出明暗相间的条纹。手机里流淌出《向阳而生》的前奏,简单的钢琴音符像破土而出的嫩芽,带着不容置疑的生命力。“生,予绚烂;生,予希望;生,予一切无常”——这三句开场白,道尽了生命最本质的辩证:既脆弱,又顽强。

《向阳而生》是华晨宇演唱的流行歌曲,由吕易秋作词,华晨宇作曲,郑楠、华晨宇编曲,收录于华晨宇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希忘Hope》中,于2022年12月20日随专辑通过天娱传媒发行。2024年9月19日,该曲获得2024微博音乐盛典“年度推荐MV”奖。

这首歌最打动人的,是它对生命常态的深刻理解。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如常”“一切无常”,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生活的本质就是变化,而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恒定。就像窗台上的那盆绿萝,无论阴晴圆缺,它总在缓慢而坚定地生长,叶片永远朝向光源。

“用最柔嫩青苔,换取一抹阳光”——这句歌词让人联想到城市里每一个默默奋斗的普通人。他们或许像青苔般不起眼,却从未放弃对温暖的向往。早高峰地铁里疲惫的上班族,深夜便利店值班的店员,清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场与生活的交换。

歌曲的结构设计颇具巧思。从开篇的静谧诉说,逐渐过渡到中段的磅礴激昂,最后在反复吟唱中达到情感的高潮。这种层层递进,恰似生命成长的轨迹:从懵懂到觉醒,从脆弱到坚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编曲中弦乐的使用,它们如同暗夜中的微光,一点点汇聚,最终照亮整个音乐画面。

“那些黑暗笼罩的,终将向阳而生呢”——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观察的信念。在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中,黑夜之后必是黎明;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低谷之后往往迎来转机。这种认知赋予歌曲一种沉稳的力量,它不回避生活的阴暗面,但更相信光明的必然性。

当代生活的快节奏常常让人迷失方向,《向阳而生》提供了一个心灵的锚点。它提醒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要保持内心的方向感,就像植物与生俱来的向光性。这种向光性不是盲从,而是生命本能的选择:选择希望,选择成长,选择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歌曲后半段反复吟唱的“希望”,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情感的累积与强化。每一次重复,都像是在心上多刻下一道印记,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对美好的期待。这种音乐处理手法,让人想起破晓时分的光线变化——最初只是天边的一线微光,然后逐渐铺满整个天空。

特别值得品味的是“别哭,你永远是我的太阳”这句歌词,它打破了传统认知中太阳总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转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光源。这种认知的转变极具启发性,我们既需要向阳而生,也能够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

暮色四合时,再次听起这首歌。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向阳而生的故事。华晨宇用他的音乐力量,为我们重构了一个更明亮的理念。无论经历过什么,生命总会找到它的光的方向。

“终闪耀”,歌曲最后三个字落下时,夜空中的星星正好探出头来。原来,即使是最深的夜,也从未真正黑暗过。而我们,既是追光的人,本身也成了光的一部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