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武汉,晴好天气,已持续三天,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到地板上,想必外面的世界,定是风和日丽,春日好风光。
久违的阳光,给笼罩于病毒阴霾之下的城市,带来希望。
我的大学同学,为解处于围城中的我的苦闷,专门建了一个群陪我聊天,群里每日嬉笑怒骂,仿佛病毒并不存在,我知道,你们身处全国各地,在病毒肆虐蔓延之下,谁都活得不轻松,可是,你们愿意将最乐观的一面展现给我。
L姐身在广州,每天的问候必不可少,与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我们相约,此疫过后,一定去那家阳光明媚的咖啡馆喝一杯。
S同学说,老师,让我们每天都互致平安,直至疫情结束。
亲友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我们需要些什么,并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出门。
京东快递小哥昨日打来电话,表达歉意,即日起,不能送货到家,只能到小区门口自取,因为小区严禁外来人员入内。来到小区门口取件,小哥还在不停地说对不起。
这座城市从来不孤单,即便是关闭了对外通道,它也不是一座孤城。千千万万的人,与这座城市,心心相连。我们,并不缺爱、温暖和坚定。
武汉人,已渐渐成为一个与地域无关的群体,无论你在城内还是城外,无论你身处何地,一提到武汉,你感到这座城市的命运与你的命运密切相关,你不仅仅是关注它的疫情,还会产生一种基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同情,这一刻,你就是武汉人。
当然,你可以较真的说,这不过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它是一个被建构出来的概念。可是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现实,它有共识,它有共同的目标,它是基于人类善良本性的感情纽带,它是打破了地域偏见而形成的一个精神群体。
说到偏见,在与病毒斗争中,我们看到一些人性中并不那么美好和善良的一面。
封路断桥,驱逐武汉人,这样一些现象,无论如何不能界定为果断措施,既不值得肯定也不值得推广。我们阻击的是病毒,而不是武汉人或湖北人。阻断正常交通,驱逐武汉人这种做法,既违背人性,又反映了治理手段的粗暴和野蛮。
这是一种比病毒蔓延更可怕的东西,因为它出发点不高尚,手段不磊落。论其效果,既不能阻止病毒蔓延,又人为地制造了恐慌。
经过最初的恐慌之后,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病毒它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已经用一段时间适应了它,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彻底战胜它。
医院容纳能力不足,我们就扩容。医疗物资紧缺,我们就加大供应。医护人员不足,我们就全国调配。各种消息混乱,我们就正本清源。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的部署和措施就跟进到哪里。
只要我们保持镇定,保持耐心,从容应对,不自乱阵脚,不犯常识性错误,我们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胜利必将到来,胜利属于城市里的每一个英雄,胜利属于城市里的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你,胜利属于所有的“武汉人”。
在这个城市里,有敢于担当鞠躬尽瘁的英雄,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有慷慨激昂为民请命的英雄,有坚守岗位不离不弃的英雄。
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件中,人民最值得敬仰,他们是胜利的保证和力量的源泉。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