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致知

“乐”己达人:《是妈妈是女儿》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发布者:徐康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10


推荐人:金悦


母亲节将至,当街角的康乃馨开始绽放,总有一首歌能替我们说出那些藏在心底的话。没有华丽的歌颂,只是让母亲与女儿隔着一支话筒对话,《是妈妈是女儿》把千万个家庭厨房里的蒸汽、行李箱滚过小巷的回响、电话两头的沉默与牵挂,都轻轻收进旋律里。黄绮珊与希林娜依·高一开口,声音如月光般流淌进每个游子的耳朵,仿佛就让我们看见了自家阳台上晾着的旧围裙,听见了那句重复了半辈子的“吃饭了吗”。

《是妈妈是女儿》由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黄绮珊、希林娜依·高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3年1月21日。这首歌让听众重新意识到流行歌曲不仅可以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可以诉说人情冷暖、映照社会变迁。歌手黄绮珊和希林娜依·高在歌中的对唱,不是常见的互相附和,而是真正的对话,甚至交锋。

2024年,该曲获得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年度歌曲、唐恬入围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最佳作词、钱雷入围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最佳作曲。

这首以母女对话织就的歌曲,没有宏大的叙事,却揭开了中国式亲情最隐秘之处,那些未被言说的牵挂、欲言又止的歉疚、以及血脉里永恒的共振。

当副歌里唱出“放手如果是一门功课,妈妈一生没考过”,钢琴音阶如时光碎片簌簌坠落。我们终于听懂那些笨拙的关怀:反复确认的到站时间,加热无数次的饭菜,絮叨着院子里的花,都是母亲在时光洪流里抛下的锚。黄绮珊略带沙哑的嗓音里,藏着所有母亲共同的惶恐——怕成为孩子新世界的旧地图,却又无法停止守望。

女儿的和声从电话听筒般的音效中传来,“忙碌不是我的错,如果让你知道却会令我很愧疚”。希林娜依·高清澈的声线里漂浮着当代年轻人的生存焦虑:在职场与地铁间疲于奔命,连好好吃饭都成了奢侈,那些未接的电话、仓促的谎言,是年轻一代在独立与眷恋间的踉跄舞步。

弦乐如晨雾漫过“送你上学第一天”回忆场景,吉他分解和弦像校门前的梧桐叶轻轻摇晃。母亲说“要你勇敢我却哭了”,女儿唱“离开家的那天车开之后偷偷哭了”。两代人的泪水隔着二十年时空对望,都在用故作坚强保护对方的脆弱。制作人用延迟效果处理的和声,让两个声部如同在时光长廊里互相追逐。

当母亲在厨房热第三遍汤时,女儿正在会议室修改第12版方案;当女儿终于学会报喜不报忧,母亲却开始练习“不追问”克制。这些错位的牵挂,在钱雷的编曲中化作钢琴与弦乐的对话,时而缠绕、时而疏离,却始终保持着和声的默契。

“像溪水环游世界,拥抱回它出生的河流”,这个绝妙的意象被处理成合唱中的复调织体。母亲的声部沉稳如河床,女儿的旋律清冽如浪花,在“回家吧”的呼唤中完成宿命般的合流。国际首席爱乐乐团铺陈的弦乐,让这份回归有了史诗般的庄重。

黄绮珊在终章那句“你是最好的女儿”,用气息包裹着每个字,如同母亲深夜掖被角的力度。此刻所有技术分析都显得多余,我们听见的是一位母亲跨越代际的终极肯定,是血脉里最原始的密码确认。而希林娜依·高最后的哼鸣,分明是每个女儿终将读懂的生命注脚。

这首歌唱的不是母爱的牺牲,而是两代女性在生命长跑中的相互照亮。当女儿说“我很像你就不怕”,当母亲在岁月尽头仍说“不知道做得够好吗”,我们终于理解,所谓亲情,不过是笨拙地练习相爱,在错位中寻找接缝,最终在时光长河里认出彼此最初的倒影。那些未说出口的“我爱你”,都变成热了又热的饭菜,变成地铁站台的风,变成每个母亲节不敢拨通的电话;但,请相信,溪水终将懂得河流的等待。

这个母亲节,或许我们不必刻意准备完美的礼物,只需和妈妈一起听听这首歌。

原来那些琐碎的唠叨与笨拙的关怀,早就在光阴里写成了最动人的诗。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