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评论

【经院时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者:陶慧发布时间:2025-04-12浏览次数:260

本网评论员 金平


  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办学定位是否明确?特色优势是否突出?若方向有误,即便速度再快,偏离目标的距离只会愈远;若方向正确,即便步伐稍缓,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方向的重要性远胜于速度。


  我校曾经历过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学生规模的扩大、校区建设的加速、学科专业的增多。这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其合理性,但也导致了同质化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这种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我们应重新审视自身在全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位置,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大学”等根本性问题,避免在盲目追随潮流中迷失自我。


  办学方向的确立,首先需要扎根于湖北这片沃土。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对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办湖北的经济学院,深度对接湖北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将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设置与湖北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求紧密对接,培养具有地域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合并组建20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学校的发展才能获得持续的养分和活力。


  特色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在财经类高校的细分领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与其追求“大而全”,不如聚焦“小而精”,在若干领域形成差异化的特色。第五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两个《意见》对此作了科学规划,即:将“新财经”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新财经”改革的升级版;深化产教融合,与湖北本地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在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特色。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比规模扩张更能赢得长远发展。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简单的知识传授已远远不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更为重要。我们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本地资源,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也使学校在就业市场中形成品牌效应。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们要学会战略聚焦。这意味着要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优先发展的学科专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突破,采取差异化支持策略,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抓住风口。风口往往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是技术革新、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交汇点。我们要敏锐地捕捉AI技术快速发展、产教融合方兴未艾等机遇,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研究方向,确保学校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产业变革的潮头。


  方向决定未来。我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唯有校准方向、明确定位,才能在高等教育格局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并非否定发展速度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正确方向上的持续积累远比盲目狂奔更有价值。当方向正确时,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都将成为通往卓越的阶梯;当特色鲜明时,每一分努力都将获得倍增的效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