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主持人、知名辩手陈铭作分享
学生交流
合影
本网讯 4月8日,“遍地无聊的时代,如何让自己有聊”陈铭新书分享会在我校举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主持人、知名辩手陈铭携新书《有聊》,对“知识或信息退位”“思维方式与观点登场”等观点,与现场近500名师生进行交流。
主持人就书名《有聊》进行提问,陈铭结合自身经历,引出了“享受什么样的思想状态”这一议题,他说:“时间总会冲刷掉许多东西,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成绩,一步一个脚印。”谈及从大学老师到综艺达人再到作家身份,多元角色转换的思考,陈铭表示,不要被任何词语所限制,这些词语都是描述而非约束。他说:“坚持所爱,你处于什么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正享受着的事情。”
主持人向陈铭讲述了生活中存在的焦虑情绪。陈铭结合自己所教授的新闻传播领域的知识,展开讲述如何缓解焦虑情绪。他说:“在网络传播中,负面情绪最有流量,而我们身处其中,会越陷越深,不去内耗,放慢身心。”
主持人提问:“在AI时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保全’自己?”陈铭说:“AI归根结底还是‘机械’,一旦涉及道德、情感以及计划之外的突发状况,它就无法继续深入工作。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人性,做好一个‘人’。”
读者提问环节,在“本质喜欢”与“效能喜欢”的差异中,陈铭指出“效能喜欢”易产生功利性的压力,而“无目的地合目的性”更能获得成长。在讨论到如何提高“有聊”能力时,陈铭说:“在正式场合的讲话,‘无他,惟口熟尔’,而在生活场景中,遵循‘透明原则’,抛弃对周遭人的顾忌,在锻炼中实现倾听者到表达者的转化。”面对“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批判主义者”的问题,陈铭用辩论例子回应:“所有的观点都由抽签决定,人也有自己的悲悯,做批判者而非抬杠者。”“普通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一生?”陈铭笑着表示,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我们的命运也只是环境在人身上的烙印。我们不必为自己过去的命运感到忧伤,就像顶级的辩手从不去纠结问题,因为辩题的正反是要抽签决定的。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法卓2241班舒娅妮说:“举办分享会的初衷是想让陈铭老师用书中的观点,为大学生解答疑惑。”
低碳2341班李姊婧说:“陈铭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深度的老师,鞭辟入里而又生动有趣的分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由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大学生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湖北省演讲协会主办,校团委、图书馆、倍阅•书香语林店承办。
文:大学生记者团 李畅 许铖巍
图:大学生记者团 黄本臻 柳金玲 吕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