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致知

“乐”己达人:《阿刁》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发布者:徐康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157


推荐人:金悦


西藏的雪山,似乎永远在酿造某种永恒的隐喻。

当秃鹫的羽翼切开稀薄的空气,当转经筒的铜锈在晨光中折射出青铜时代的光泽,赵雷笔下的阿刁便从布达拉宫的投影里走出来,带着高原特有的粗粝感与神性,成为当代青年精神图腾的某种镜像。

《阿刁》是赵雷演唱的民谣歌曲,由赵雷创作词曲,赵雷、喜子编曲,收录于赵雷2016年12月21日发行的专辑《无法长大》中。

《阿刁》是一首以西藏为背景的歌,表达了挣脱命运、追寻自由的勇气 。这首歌献给所有的追梦人,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像阿刁那么勇敢,虽甘愿平凡,但不会被现实磨平棱角,而是争做一只自由的鸟 。

2018年,张韶涵在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中演唱了该曲,她唱出了心中的心安与笃定,就算命运多舛,就算挥别青春,内心若仍坚定便没有遗憾。她清冽如冰泉的声线在雪山回响中穿行,让这个关于自由与宿命的故事,在世俗尘埃与天际线之间摇曳成经幡的形态。

“秃鹫一样栖息在山顶上”的生存姿态,恰似海明威笔下乞力马扎罗的豹子。阿刁的居所选择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高处,这个在甜茶馆里谈论过往却永远保持疏离的女子,以男性化的装束完成对世俗规训的叛逆。藏地文化中,格桑花的柔美与卓玛刀的冷冽本是一体两面,正如阿刁将甜茶的温热与刀锋的寒光共同纳入口袋。这种矛盾性让人想起凯鲁亚克《在路上》的迪恩·莫里亚蒂,永远在出发却永远在抵达的路上,用脚步丈量存在的维度。

“你已习惯孤独是一种信仰”,这句偈语般的歌词暗合了“独觉”的修行境界。此刻,阿刁的沉默不是匮乏而是丰盈,就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需要语言装饰飞翔的轨迹。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孤独者都是站在神面前的人”,当现代人在社交网络中不断稀释自我,阿刁选择用孤独作为与神对话的密码。她的帽檐不仅是物理的遮蔽,更像是苏菲派诗人鲁米的面纱,遮挡着对真理的直视。

那些“受过的伤长成疤,开出无比美丽的花”,让人想起金缮艺术——用金粉修补残缺反而成就更高层次的美。这株在伤痕里开花的植物,既像希腊神话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又似敦煌莫高窟历经劫难却愈发庄严的壁画。张韶涵在副歌部分撕裂式的高音,恰似用声带为刀刃,将痛苦雕刻成歌剧院穹顶的浮雕。当她说“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地溃败”,我们突然明白:西西弗斯的胜利不在于推石上山,而在于看清荒谬后依然选择起舞。

当阿刁被定义为“不是这世界的人”,某种程度揭示了现代性困境的本质。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用无数隐形的车站分割人生轨迹,而阿刁选择像游牧民族般穿越这些规训网格。她既是本雅明所说的“漫游者”,也是德勒兹阐释的“根茎式存在”。当商业社会试图将所有人打磨成标准件,这个“永远不会枯”的树状生命体,用年轮书写着抵抗同化的密码。

“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鸟!”这声判词般的吟唱,既是对异化时代的控诉,也是对生命本真的召唤。

在歌曲尾声处,张韶涵发出“你是一棵树,你永远都不会枯”的呼唤,如同射向天际的响箭,撕开现代生存的雾障,让我们突然懂得: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对抗重力,而是在下坠过程中长出翅膀。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