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子风采】桔三528寝室:四姐妹同上名校研究生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报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20浏览次数:19

见习记者  易子涵 王燕


  “四人全部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真是太厉害了!”桔三528寝室的四名女生沈晶晶、卢雅莉、王岸宇、胡胜兰分别考上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湖南大学研究生,让不少同学纷纷赞叹。



目标明确 考研路上相互陪伴


  四姐妹均是国贸Q1341班学生。大二时,卢雅莉跟同宿舍的好姐妹们表达了想通过考研,提高能力,开阔眼界的想法,得到了其他室友的支持,她们便决定一起考研。


  为更好的复习备考,大三学期,她们从六人间调换到四人寝,踏上了备考之路。


  早上六点半去图书馆早读,晚上十点返回寝室,每天泡在图书馆学习近14个小时。“那段时期,简直是颜值巅峰期,瘦了10多斤。”王岸宇调侃地说。回到寝室,四人放下书本,释放一天的学习压力,谈论当天的复习“奇遇”,讲笑话、唱歌,寝室充满欢乐。熄灯之后,四盏小台灯接连亮起,她们又开始复习,直至凌晨。第二天,依旧元气满满,充满斗志。她们每天都坚持如此,互相陪伴鼓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好好复习,她们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侧重复习阶段,暑假之前夯实基础,看数学教材、背英语单词;暑假拔高阶段,留校复习,开启数学刷题和英语阅读模式;开学后冲刺阶段,兼顾四科,抢记专业课、重复看错题。


查缺补漏 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个人对考研的心态大同小异,但是学习方法各有不同。英语写作是卢雅莉的短板,一开始背英语范文,坚持了一个月效果却不佳,于是她改变策略,收集平时真题阅读里经典句型,积累了厚厚一本笔记,总结出适合自己写作习惯的模本。最终,英语考了88分的好成绩。她说:“复习要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效率地提升成绩。”


  胡胜兰在复习时也走了弯路。她从考研成功的往届学姐那里购买专业课复习资料,但整理框架结构时发现,自己看不懂笔记中的知识逻辑。“复习不能盲信别人的方法,还是要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她说。初试只考取351分,胡胜兰却在复试中逆袭,如愿考取。她从大一开始就活跃于各种主持、辩论、演讲活动中,临场经验丰富,表达能力突出,为她在复试的表现增分不少。


  除了方法,落实也很重要。沈晶晶花了四个月看四本教材,每看完一本就把《全书》中对应部分完成,复习另一本书前再把前一本书的内容滚动复习。备考期间,她共把《全书》看了5遍,错题做了8遍。考研结束,她的《全书》、《考研英语红宝书》变得皱皱巴巴,书页几乎脱落。王岸宇补充说:“书不在多在于精,选择合适自己的书,才能体现复习的价值。”


继续努力 新的平台突破自己


  谈及考研成功的原因,四人均表示,良好的寝室氛围很关键。四年来她们相互理解,很少有争吵,考研备考期间,四人也是相互鼓励。总是早早去图书馆占座的沈晶晶在离寝之前会提醒还在睡觉的室友:“起来背书了,英语单词还没记完呢。”喜欢睡懒觉的胡胜兰说:“看到自己身边的人这么努力,自己没理由继续睡。”四人表示,学习具有潜在激励性,每每动摇时,看见其他人都在努力,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去年11月份,在其他人都在奋力冲刺时,沈晶晶还要上党课,忙科研立项论文,每次回到图书馆时静不下心复习。“当时压力很大,感觉已经落后于别人,不过那段时间室友经常鼓励我,当时真的感觉很温暖。”沈晶晶说。


  备考的一年,四人每天大致相同的作息,让整个寝室成员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谈到日后规划,她们更希望立足当下,好好学习,在新的平台不断突破自己,续写新的故事。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