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银行学校的那些事在我脑海中已经越来越遥远了,三十多年过去,很多人和事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能够完全记起的已寥寥无几,但有一件往事一直清晰的存在我的心里,始终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只要静下心来,回想这件往事,那一幕幕情景便从记忆中慢慢浮现出来……此时,我的泪眼模糊,情不能禁……
一段情缘
1986年,银校两年的学业结束,我们怀着兴奋、忐忑的心情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将去迎接未知而充满挑战的人生。
我是最后一批离开学校的,因为我还有一个心结未了。
银校两年,我暗恋着班上的一名女生,她叫云子。两年的时间太短,加之学校还明文规定不许学生恋爱,所以,情窦初开的我虽然喜欢上了她但也不敢大胆交往,更不敢表白,所以班上也没有人知道。
她是鄂西人,生长在大山里面一个静悄悄的小山村。
1984年,我与她从不同的地区考上湖北银行学校,同为农村金融班。我们能够走近完全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文学尤其是现代诗。当时正值中国朦胧诗的高峰期,我们那时受现代诗的影响很大,北岛、舒婷、王炼、海子等诗坛风云人物都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时不时的有名诗人来省城各大院校讲课,如徐敬亚、王小妮等,我们是场场必到的。即使如此我与她单独接触并不多,也只是在谈诗与论文时交流一下,或者传递相互的作品。互看各自的日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迷恋她了,只不过是一种朦胧的情感。她身材小巧匀称,因生长在山清水秀乡村之故,她面目天生的纯朴、清秀、白皙。最惹人怜爱的是她目光中总显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她长着一双令人喜爱的灵巧修长的小手。偶一接触她的手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她身体不太好,看上去有些瘦弱,我常见她跑学校卫生所。我一直在默默的关注她,关心她,老是把她想象成林黛玉,那时,我开始看《红楼梦》小说,在她的身上,我第一次萌生了爱情梦。我越来越欣赏她的才气,仰慕她的气质。
因为学校那样的环境,也只仅此而已,我不敢有其它非分之想。
无奈离别
随着毕业,随着各奔东西,我不得不压抑那种走得越来越近的离愁。我害怕分别,又不得不分别。
此前,我们互赠了礼物,在毕业赠言簿上写下了我们精心创作最触动人心的诗篇,这些诗篇成了我们最高尚最纯真最珍贵的友情见证!她还送我一本精装本的诗集《中国现代短诗精粹》,它成了我多年案头必备的书籍之一。
因此,毕业时我是怀着一种惆怅与不舍的心情走出校园的。
那一天,我一直在寻找着她的身影。总想在她身上读点什么。
看得出,对我双眼里面的热望,她显露出了一种无奈的缺憾,尽管我没有表白,但我们心照不宣,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
分别的那一刻,本想安慰几句,但又不知说什么,只有泪眼相望。在我们心里,今天一别,即是千山万水相隔,再难有机会相见了!
最后我们假装洒脱的招手言别,互道珍重,怀揣着相互赠送的礼品踏上了各自的归程。连一个拥抱的记忆都没有留下。
她在车上的那一瞬间,我永远忘记不了——在窗边,她的手不停的招着,脸却不敢看我,我知道她一定满脸都是泪!那种不舍正如同我此时的心一样已痛成一地的碎片!
很长时间,我的心绪难平,那个心结便始终没有化掉。我本来想慢慢忘了她,结果反而心里却慢慢的生长出莫名的思念,并且越来越浓重。
毕业后的暑期,农忙季节,我意外而惊喜的收到她的一封信,很长,写得文采飞扬,激情四射,而且字写得非常漂亮。信的详细内容有回忆,有现状的介绍,有感悟,有对未来的希望。这封信第一次强烈的震撼了我,看了无数次,几乎陪伴我度过了等待分工通知前那段最寂寥的时光。
此后,我们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通信联系。后来,随着工作的忙碌与距离产生的苍茫,那种情愫也就渐渐的暗淡下去了。
我们的故事似乎到此为止。
武当续缘
真的能做到“作别西天,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么从容么?
我们以为就此永远的别离了,哪知道仅仅过了将近一年,命运之神再次把我们绑到了一起,注定了我们要续上这段情缘!
经鄂西某师专同学撮合,我应她所邀,一起同游了一次武当山。时间是1987年的五一劳动节。
那一天,我在三官殿镇终于见到了她。那是一个让人惊异的时刻。一年不见,她出落得那么楚楚动人,那一头飘逸的长发迅速感染了我。她比在校时要成熟与丰满许多。脸还是那么的白,只是渗进一些红润,她站在轻微的风中,笑容可掬,脸上有难掩的羞涩,这一纯情形象就一直镌刻在我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次游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步行爬山看日出。半夜起来,摸索着向上攀登,三个小时才上山顶,这时我们看见红日喷薄欲出,那欣喜之情无以言表。我想象着就象我心中最神圣爱情之企望正冉冉上升;二是在上山的过程中第一次牵了她的手。小巧,象捏着一件精制的工艺品,好温润的感觉,异样得让人心跳!我的胆子很小,这次最大胆的举动仅拉一回她的手而已,连一张单独的合影都不敢照。
我最喜欢她的一张山顶的侧面像:临晨,太阳还没出来,远处背景是一片苍茫的远山,有少许的霞光陪衬。她站在一颗古松下,身影不太清晰,尽显朦胧之美。她穿的是一件红白相间的花格子春装,下着青蓝色直筒裤,匀称的身材,目视前方,在晨风中定格成一幅执着的剪影!
这一次,我们说了很多话,三天时间可能比银校两年说的话还多,相互了解不少,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次间接的表明了各自的心思。
在一断崖处,我伫立良久,我的热血开始奔腾,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珍惜这份纯洁的情感,好好的爱一回,此时我的诗情勃发,回来后写下那首爱情誓言般的诗篇——《武当山,撞开人心的山门》。
就是这次经历,我们默默的初步确定了两人的恋爱关系。
面临难题
我们均不是乐观开朗之人,虽然我们看好我们的爱情,但并不看好未来。因为拉近地理上的距离比两颗心靠近要困难得多,虽只相隔四五百公里,但在那时已算是天南海北之遥远。而调动如同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座高山!凭我们的处境与能力很难逾越。
我们都是农家子弟,前辈世代为农,根本没有可利用的关系背景,凭我们卑微的身份,想调到一起,在我们看来比登天还难!她根本没考虑我能够调得动她,而我看得出,要过那种牛郎织女式的生活她不会愿意,我也不忍心。因此,好长时间,我们只是畅想,不敢奢望。
我当时心里确实一点底都没有,仅凭着一腔的热血把调动的事应承下来。心想,事在人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不仅如此,我还要用一腔熊熊燃烧的爱去安慰她,去给她信心和勇气。我那时觉得爱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心中还有这样一种打算:先调她试试,如不成,我就主动要求调过去。
我们一边互通信件倾诉离肠别恨,一边寻找可用的关系和调动途径。
我先找了我们支行行长。她说:“是人才,我们欢迎,但我们无权调她,只能保证接收。”我知道在这边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因是跨区调动,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找更上一级的省分行解决,但我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到那么大的“衙门”去谈调动的事,谁会理你?省分行又没有我认识的人,怎么办?
我到我们这边的中心支行咨询一般调动的流程。人事科的一位干部说:“首先要拿结婚证,这是调动的理由,但即使如此恐怕调动也很难。”究竟怎么难,他也没具体说,弄得我心中七上八下的。
后来,我得知,即使那边愿意放人,这边愿意接收,也会因人事的复杂而要等到猴年马月!还不知要花多少时间,跑多少路。那时交通不象现在这么方便,通讯也没有这么发达,走动与联系都十分困难。我听说有人跑调动十多年都没有结果,我感到迷茫与无助!
我没有退缩,爱的力量一直让我倍增勇气。我不喜欢求人找人,但为了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就算再难也要勇往直前。
老师相助
我一有时间就到处打听上层有可能用得上的关系。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打听到,银行学校教我们班业务课的一位老师,叫张强汉,他在我们毕业后不久便调到省分行存款处当科长去了,我喜出望外,立马到省城去找他。
张老师,五十岁开外,个子不高,清瘦,和蔼可亲,一付慈祥面容,经常穿蓝色中山装,说话不紧不慢,教授我们主课之一的银行会计。在校时我们交往不多,不知他还是否记得我这个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出众的普通学生。
找他可真不容易,那时没有电话,他又是一个大忙人,找了几次才找到他。他非常客气的接待了我,他能一下子叫出我的名字出人意料,并且笑着说,你不是班上的诗人么?当时我感动得差点要掉泪。
我那颗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看来,不论什么学生,都在老师心中装着!
我跟老师说明了我们的情况。老师为我的真诚所动,表现得非常热情和高兴,愿意极力成全自己俩学生的这段姻缘。他让我放心,说一定会努力让我们走到一起。
让我一直心绪不宁的困局突然有了这么大的转机,别谈我有多高兴了!
他让我回家听信。
等待是一种煎熬!我也一直担忧,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张老师到省分行时间不长,又不在人事部门工作,要帮上忙谈何容易!
大概过了两三个月吧,张老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云子的调动已有了眉目,让我准备相关资料。我欣喜若狂,此后,我一直沉浸在一种幸福的氛围之中。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收到张老师给我寄来的一封信,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真让人大喜过望,我的心似乎要跳出嗓子眼!信中表明,调动已没什么大碍了,老师让我拿着他的这封信去鄂西某中支找谁谁!我欣喜若狂,我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告诉了云子。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她有跟我一样的兴奋与激动!
原来,我离开后,张老师就开始着手办我的事。正好,他有一位关系不错的副处长同事下派到她所在的那个中心支行挂职锻炼。张老师找到他,说明求办的这事。那位领导听说后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这真是喜从天降!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帮了我大忙,不仅冲破了调动的瓶颈,而且减少了我两头跑的很多很多麻烦,看起来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变得容易办到了。我的老师真是我的幸运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啊!
张老师背后做了多少工作,我无法知道,给他同事沟通联系肯定少不了,说不定也跑了不少路,跨区调动毕竟不是简单的事。我非常感激我的老师,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伸出了援手,可谓雪中送炭!我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此后的漫长岁月,一想到这事,一股暖流便迅速流遍我的全身。
接下来就是走正常的调动程序,因为有了老师的疏通,办起事来非常顺利,我从省城到这个地区那个地区跑了几个来回,调动的事终于尘埃落定。
当我拿着云子的调令找到她的时候,她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是啊,天大的难事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我们感觉象在做梦一样!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俩都知道这调令来之不易!我们非常珍惜老师这份厚厚的情意。
这时已经是1988年底了。调令要求云子新年前到位,也就是说1989年的春节过后我们就能在一个单位上班了。
当年的元旦过后,我豪情满怀的迎娶了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新娘!
师生情谊
我及时把这个喜讯打电话告诉了张老师,张老帅高兴的表示了祝贺,并为我们送上了最真诚的祝愿!
1989年的春节,我跟云子一起带上本地的土特产第一次去给张老师拜年。他亲自下橱,为我们小两口做了好多好吃的菜,就象对待自己的儿子媳妇一样。在这里,我感受到他父爱般的关切与真情。
此后,每年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张老师拜年。平常只要到省城办事,就要抽时间去看看我的老师。张老师也经常打电话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我的成长、我走过的每一步、我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都是与张老师的关怀与教导分不开的。
张老师退休后几年,我们还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2000年,他搬了新家,我就再也找不到他了,从此失去了音信。他老人家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有八十多岁了。我十分想念他,我一直感念着他那份殷殷的关怀,我眼前经常浮现他父爱般挚热的目光。
张老师的善举,牵手了一段姻缘,成全了一个多年被传诵的爱情佳话。
(作者系湖北银行学校1986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