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金苑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宏伟蓝图,“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升级、进位、奠基”的发展目标,这既是基于学校组建十余年来的建设成就的现实考量,也是根据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面临的新挑战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而作出的愿景设计,瞻前且顾后,切实而可行。
日前,学校印发《湖北经济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关于推进落实湖北经济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意见》,11月29日学校又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部署深入推进“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和期末工作。
校党委书记温兴生强调,愿景再好,不为不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以终为始,从严从实,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把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如何做好当前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把规划蓝图变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实效,最终达成远景目标呢?我们认为,各级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的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干事作风十分重要。
要具备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的宽广视野。视野决定心胸,心胸影响行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是什么?“十三五”是实现国家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五年,改革全面深化,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要求高等教育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的发展方式转变,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发展环境转变,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的发展动力转变,从支持服务向支持与引领同步的发展定位转变。只有认清了、把握了这个大势,我们才能明确本单位、本部门的努力方向,“善做”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方案,“莫畏浮云遮望眼”,顺时,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做好工作。
要具备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敢作敢为与善谋善为是相互依存的。“敢”是“善”的前提,“善”是“敢”的结果。如果我们仅有好的想法,却缺乏果断的行动力,畏首畏脚,患得患失,踌躇不前,惧失败,忌人言,怕担责,再好的设想也无法落地生根,再美的愿景也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必须严起来,实起来,管起来,做到位,尽到责。
要具备直面问题的创新协同意识。在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很严峻,学校处于爬坡过坎的内涵提升期、特色培育期、改革攻坚期。怎么办?条件变了,对象变了,环境变了,老办法不管用了,惟一的办法只能是以“变”应“变”,以改革创新之道去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做”就是要善思,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思维方式。没有新的理念和实践,就没有升级、进位目标的达成。今年年底7项考核同时进行,?“十三五”期间有151项任务必须完成,有30项综合改革需要逐一推进,坚持创新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具备解决问题的实干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上述的宏观掌控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包括协调处理能力、学科发展方向的抉择能力等。今日高校的发展决不是指校园内部的事务问题,它需要与政府沟通,与企业打交道,做到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顺畅交往,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学校能有今天的局面,就是因为人心齐,干劲足。成绩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落实方面的一些问题,表现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力等。工作中,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增强责任意识,在落实上下功夫,要有责任担当,要有价值追求,要讲工作方法。实干是最好的方法论,只有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把谋定谋准的工作落下去,把认定看准的事情干下去,同时戒急用忍,破除急功近利的心理,稳健审慎地下好每一着棋,做好每一件工作,就一定能开创新局面,赢得新发展。
“善做”还得“善成”,“善成”在于落实。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瞎忙;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学校的总目标已明确了,现在重要的是一点雨,一点湿,要去促,去干,去行动,惟有向实处用力,用实干说话,才能积跬步成愿景。那如何落实计划,求得“善成”呢?我们认为:
沉潜执着的定力是前提。常言道:“五心不定,输得干净”。对人如此,对单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个充满复杂、多元、变数的时代大背景下,浮躁、功利甚嚣尘上,干扰干事成事的因素千千万万,那在这些干扰面前,我们该持怎样的态度呢?是跟风起偃,随波逐流,还是认定目标,保持定力呢?狂风不久,骤雨难长。着眼长远,沉潜于心,执着于力,是我们的选择。咬定青山不放松,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愿景坚定不移,“升级、进位、奠基”目标坚定不移,培养“两有三实”人才定位坚定不移。
“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是关键。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行动方针确实以后,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是关系到行动成败的关键。以前农村有句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这话套用到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也仍然适用。各级领导干部是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头雁,广大师生看谁的!?就看你们的。你们是做实功,出实效,还是玩花招,出虚功,广大师生心知肚明。因此,落实学校发展的总目标,重要的是落实在我们每位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上。
师生的同心同德是基础。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实现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没有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就是一句悬在楼阁的空话,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那如何实现“上下同欲”呢?其一、就老师而言,大家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学生而言,在学校里接受良好的教风、学风熏陶,成人成才的愿望是一致的。其二、学校的兴衰存亡与我们每一位“经院人”的荣辱得失是息息相关的,校荣我荣,校衰我耻。有此共识,我们是没有理由不能团结广大师生努力向前的。只有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才能共襄盛举。
学校组建十五年来,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实现了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能力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经院现象。今天,我们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古人云: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事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汇聚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严从实,久久为功,善始善终争取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