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15浏览次数:25


大会现场


   本网讯(特约记者黄敦兵)12月12日,由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武汉大学国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具体承办的“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刘宏兰、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何泽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梅珍生、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李资源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星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教授等专家学者,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其他院系教师代表共90余人参加。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张以林致欢迎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晓东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分主题报告、大会发言、自由发言及自由讨论四个阶段,主要围绕传统治理思想与现实治理体系之建构、儒家治理思想与传统文化之精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概念之厘定等问题展开。会上交流了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等提交的30余篇论文,十几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治理体系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与时迁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富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等,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可以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无论中西古今,任何成功的法治社会都需要文化认同、伦理共识、终极关怀的配合;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处理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相关论域;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发展与运用,可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基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经过创造性转化,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框架下才能焕发生机,发挥积极作用;从现实治理体系建构的“路径依赖”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创造性转换的重要资源;诸子“皆务为治”,各自都提出了一套国家治理的思想,为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民族思想资源。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