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雕塑长廊由卡尔·马克思、亚当·斯密、孙冶方等10位中外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雕像组成,分布于樱花谷两侧,与校园山水路桥搭配和谐,浑然一体。经济学家雕塑体现了学校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干的办学特色,激励师生仰望大师,见贤思齐,追求学术卓越。
The Sculpture Corridor consists of ten statues of world renowned economists, including Karl Marx, Adam Smith, and Sun Yefang. They are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herry Blossom Valley and are in harmony with the campus hills, waters, bridges, and roads, forming an integrated beautiful landscape. These figures inspire both students and faculties to aspire towards excellence in their academic endeavors, reflecting the school's commitment to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tudies.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德国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代表作:《资本论》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 | |
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英国人。现代经济学创立者。 代表作:《国富论》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使他经常地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利益时更好。” | |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年-1924年),英国人。微观经济学奠基人。 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当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产量没有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它处于均衡状态之中。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的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可以叫做均衡价格。” | |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2009年),美国人。新古典综合派代表。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经济学》 “前方魅人的经济学世界正等着你去遨游。” | |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2006年)美国人。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资本主义与自由》 “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到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899年-1992年),英籍奥地利人。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 “我们选择的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 | |
孙冶方(1908年-1983年),江苏无锡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代表作:《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时间节约规律就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的规律,也就是价值规律。” | |
马寅初(1882年-1982年),浙江嵊县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 代表作:《新人口论》 “此后应该贯彻执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的方针,加速农业的发展,积极地发展原材料工业。” | |
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1946年),英国人。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基人。
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我们可以靠增加货币支出来增加就业量,一直到实际工资降低到与劳动力之边际负效用相等时为止。这一点,依据定义就是充分就业之点。”
罗纳德·科斯,美籍英国人。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社会成本问题》
“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