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致知

观影有感:《地雷区》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发布者:徐康发布时间:2024-05-21浏览次数:141

导演: 马丁·赞里维特


豆瓣评分:8.7


观影人:金闻


二战期间,德军曾在丹麦西海岸埋下了超过一百五十万枚地雷,用来阻止可能发生的盟军登陆,这些地雷在战后成为了海岸线上的一颗颗毒瘤。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大批被捕的德国士兵成为了俘虏,而其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则被迫成为了活体地雷探测器。

在丹麦军官卡尔的带领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虏们开始了排雷行动,他们用双手,用双脚,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净化着长长的海岸线。然而,当任务结束之后,幸存的孩子们满心欢喜的以为他们终于逃脱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乡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运往另一段海岸线,重复着同样残酷的任务。

优秀的战争片在价值观上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不会去无底线地贬低敌对国和他的人民,二就是不会试图挑起新的仇恨。

《地雷区》中,导演给了德国战俘们,尤其是这些青少年们一双清澈的眼睛,他们内心只有对家乡的渴望。不仅如此,这些年轻的近卫军们,所展现出来的勇气也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被逼迫用脚步去扫雷,还是去拯救一个丹麦小女孩,甚至是直接面对死亡,这些少年们都是带着异常坚毅的表情完成了这一切。

人性和战争的正义没有任何关系,正视并尊重你的对手,才是击败对手的正确选择。一开始,丹麦军官卡尔对德国人有着痛彻入骨的仇恨,对这些年轻人的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上,尤其是最先被炸伤而死去的威廉完全是因为卡尔的逼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尔在这群孩子身上看到纯真、善良和人性,也明白过来,在战争机器下,其实每个人的立场不是由他自己所决定的。这些孩子照顾朋友,喜爱踢球,想念家乡,和丹麦的任何一个年轻人没有区别,当他们看到丹麦小女孩有危险的时候也会奋不顾身地前去营救。

电影为丹麦和德国合拍,以一种非常克制、中立的感情叙述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因而除去国别和立场,让观看者更纯粹地去思考战争的本质。

愿世界和平。


返回原图
/